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

信、達、雅


      嚴復是清末民初的譯作家,「天演論」
「原富」,「法意」等經典著作,他用文言文
翻譯為中文版本,引進了西方思潮。


      嚴復本人提出以「信、雅、達」作為翻譯
的標準「信」指譯文要以原文為準則,「達」
指譯文要表達文本的原意,「雅」則是對文字
本身的要求。


      但是當真讀他古雅譯作的人極少,梁啟超
說嚴復的譯文「雅而不達」文體太過古雅,很
不易讀,常使到讀者裹足不前。胡適雖然崇拜
嚴復非常,也寧願改讀梁啟超的流暢譯本。


      當時另一甚受歡迎的譯者林琴南,他把名
著「茶花女」「伊索寓言」「雙城記」也翻譯
為文言文中文版本。但林琴南本人完全不懂外
語和外國文化,他要先靠別人口譯,然後才寫
出他自己的意譯版本。


      他用這種方法翻譯了一百多本外國小說,
「文以載道」是他的信條,他的譯文往往比原
作者,更能道出原作真正的精神。但林琴南的
譯文「達則達矣」「雅則雅矣」,可惜「信」
字卻未能達標。


      嚴復和林琴南的譯作,往往在不知覺間,
提升了一些原來平淡作品的水平。這是意譯的
好處,也是壞處:意譯既然不忠於原文,所以
在「信」方面要扣上分數。但醉翁意不在酒,
有些讀者可能喜愛譯文多於原文也不奇怪。


     世上好的作品,要穿越各國文化間的隔膜
,表達出原文真意,難也。


    以下一首瑞典民歌,原文、英文、中文三
個版本,以中文版最為「信、達、雅」。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