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末維新變法失敗,慈禧發動政變,幽禁光
緒帝並捕殺譚嗣同等六人。而康有為、梁啟超等
人則逃亡至日本。
梁啟超在橫濱創辦了【清議報】繼續鼓吹維
新運動,也積極介紹日本國情民風,並呼籲中國
知識份子留學日本,學習日語。
他在報內頻䌓地使用日語漢字,一些中國本
不存在的東西及西洋思想主義詞彙,日本早已翻
譯成日文名詞,因利乘便梁啟超大量運用這些現
成的日製漢字,從而將知識引回中國。
例如:經濟、社會、哲學、人權、解放、主
義、知識、文化等名詞,也是由日人本人最早提
出和運動。
五四運動以後,中國文壇出現了許多留日作
家,主要人物有魯迅、郭沫若、郁達夫、田漢、
夏衍等。他們在自己文章中積極使用日語漢字,
如魯迅作品內,常有「人力車、殘念(遺憾)、
構想、時計、寫真」等日文。
毛澤東的著作【實踐論】裡,也有四分一的
名詞是來自日語漢字。例如:共產黨、幹部、指
導、社會主義、市場、人權、特權、化石、環境
、藝術、醫學、交流、否定、肯定、假設、供給
、說明、方法、共同、階級、公開、希望、法律
、活動、命令、失蹤、投資、抗議、化粧品、銀
行、空間、警察、經驗、現實、元素、建築、雜
誌、國際、失戀、宗敎、集團、新聞記者、接吻
、電話、傳染病、圖書館、悲劇、否認、蜜月、
方程式、領海、領空、領土、論壇、冷戰等等。
但是,反觀現代的日本翻譯家,卻喜歡棄舊
立新,採用音譯的片假名來代替本已存在的日語
漢字,以炫耀自己的外語知識。
將來日本人會否步韓國後塵,把漢語完全忘
掉,據說韓國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大學生,甚至不
懂寫「大韓民國」這四個漢字。
其實,中日文化正是: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